文章分享

「慢運動:金齡人士的健康之選」
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機能自然會有所改變,運動方式也需要適當的調整。近年來,「慢運動」(Slow Exercise)的概念逐漸受到關注,這種運動方式以較慢的節奏進行,注重專注和覺察。除了幫助鍛鍊身體外,還能有助參與者細緻地感受身體狀態,促進身心平衡,適合金齡人士參與。
什麼是慢運動?
慢運動指以較慢的節奏進行運動,重視動作的穩定性與身心協調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(WHO)2020年的研究1,慢速進行的運動注重呼吸配合,能讓參與者更好地覺察身體狀況,重視動作質量而非重複次數,減少受傷風險,同時達到鍛鍊效果。此外,慢運動亦可結合靜觀元素,鼓勵專注當下,有意識地覺察運動期間的身體狀態,同時以開放、好奇且友善的態度面向自己。而各式各類、多元化的慢運動亦能切合不同人士的需要和興趣。
慢瑜伽
慢瑜伽是較溫和而不失有效的運動方式,同時適合在室內或大自然中進行。通過持續的練習,慢瑜伽能有助提升身體的柔軟度和核心力量,同時幫助放鬆因壓力而緊繃的肌肉。例如,貓牛式(Cat-Cow Pose)和嬰兒式(Child’s Pose)等動作,能舒緩背部緊張,促進脊椎靈活性。
伸展運動
伸展運動則通過溫和的動作,幫助維持關節靈活度、改善肌肉柔軟度、預防運動創傷,並緩解肌肉緊張。若在自然環境中進行伸展運動,例如在公園或草地上,往往更容易讓人舒展身心,並享受大自然的療癒氛圍。
超慢跑
超慢跑是一種結合運動與身心放鬆的低強度運動方式,適合在郊外緩跑徑或跑步路線進行。如果想在香港進行超慢跑,可以嘗試山頂盧吉道、沙田城門河畔、大埔吐露港等路線,運動之餘更可欣賞沿途的美好風景。超慢跑能在不為身體造成過大負擔的前提下,逐步提升心肺功能與下肢肌力,亦為身心帶來鬆馳及愉悅感。
慢運動的特性與金齡人士的需要不謀而合,亦能為金齡人士帶來多方面的益處。在生理層面上,各類的慢運動有助於減輕關節和心血管負荷,並可提升肌力和平衡力。在心理層面上,參與者能透過專注和覺察當下,體驗到運動帶來的身心放鬆及平衡。而在社交層面,定期參與慢運動課程能增加與志同道合者交流的機會,甚至建立持久的運動伙伴關係。金齡人士亦可根據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不時調整運動的類型、時長及頻率等,以達至更理想的運動效果。
如何開始進行慢運動?
要開始慢運動,你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:
1.入門準備
- 諮詢醫生或專業教練意見
-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類型
- 了解基本動作要領
2.持之以恆
- 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
- 保持規律練習
- 留意身體反應和進步
賽馬會老友運動計劃-「靜觀動樂」為金齡人士提供不同類別的慢運動訓練,包括:水中運動、伸展/健身/體操、慢步/步行/緩跑、運動按摩、太極和瑜伽等。以不同種類的慢運動結合靜觀元素,讓參加者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,循序漸進地掌握運動技巧,促進身心靈健康。
1 世界衛生組織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研究(2020) https://www.who.int/publications/i/item/97892400151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