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享

「金齡:人生中的黃金年齡」
近年愈來愈多人以「金齡」一詞統稱50至65歲的人士。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士往往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專業技能,當中不少人更展現出對生活品質和個人發展的積極追求。而研究顯示,相比過往的同齡人士,現今的金齡人士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,也更願意投入新的學習和嘗試。
隨著人生邁入新的階段,55歲或以上的金齡人士通常同時面臨著多樣的轉變和機遇。無論是職場角色的調整、生活步調的變化,還是身心狀態的挑戰,這些轉變都為生活帶來新的可能性。關鍵在於如何以積極正向的態度,妥善準備和調適,讓這個階段呈現更豐盛、充實的人生。
1.身體機能的自然轉變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老齡化與健康研究報告(2021)1,金齡階段會經歷一些自然的身體變化,包括新陳代謝節奏的調整、肌肉質量的變化,以及骨質密度和關節靈活度的轉變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的研究(2023)2亦發現,透過適當的生活方式調整和規律運動,這些身體機能都能得到良好的維持和提升。故此,及早建立運動習慣是促進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2.心理調適與自我探索
金齡階段亦常伴隨多重角色的轉變,例如面對退休或工作角色改變,容易出現身分認同的困惑。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(2023)3深入剖析金齡人士的心理狀況,發現以下普遍現象:
- 情緒波動增加: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導致焦慮
- 自我認同轉變:從工作者角色轉換帶來的價值感改變
- 生活重心移轉:需要重新建立日常生活規律
- 人際關係調整:社交圈子的改變帶來適應需求
這些心理調適過程,是邁向人生新階段的重要歷程。通過關注個人心靈健康,正向的心態調整和自我探索,金齡人士可以發掘新的興趣和可能性,為生活注入新的意義。
3.建立新的社交網絡
隨著工作環境的改變,金齡人士的社交圈子亦可能隨之轉變。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的長者生活質素研究(2022)4顯示,保持活躍的社交生活對金齡人士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。研究發現,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金齡人士不僅展現較低的抑鬱傾向,其整體生活滿意度也較高。良好的社交關係能為生活帶來支持和動力,同時提供寶貴的經驗分享和交流機會。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的研究(2023)5亦指出,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金齡人士不僅展現更佳的身心健康狀況,更能有效應對年齡增長帶來的各種挑戰。
就著以上各項金齡人士面對的轉變,相信透過進行適合的運動訓練、關注個人心靈需要和參與社區活動,金齡人士能更有效維持身心健康,發展興趣,擴展社交網絡,實現樂活人生,達至成功老化(Successful Aging)。
現今社會有各式各樣為55歲或以上的金齡人士而設的活動,從運動課程到靜觀練習、興趣小組到義工服務等等,都是金齡人士探索生活新方向的途徑。而賽馬會老友運動計劃 - 「靜觀動樂」正希望能回應金齡人士身心健康的需求,設計結合運動及靜觀元素的活動,為參加者提供強身健體、調節及放鬆身心的機會,亦鼓勵參加者成為義工,助己助人,為社區作出更多貢獻。
願每位金齡人士都能帶著開放、好奇的態度,正面地探索適合自己的新生活模式。在金齡階段善用社會資源,持續充實自己,同時關顧身心需要,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斷邁步成長。讓這重要的人生階段如黃金般,繼續閃閃發光。
1 世界衛生組織老齡化與健康研究報告(2021) https://www.who.int/publications/i/item/9789240016866
2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老年學研究所(2023) https://www.ioa.cuhk.edu.hk/research/research-themes
3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(2023) https://www.socialwork.hku.hk/current-projects
4 香港耆康老人福利會(2022) https://sage.org.hk/About-Us/Publish.aspx
5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齡活城市計劃(2023) https://www.jcafc.hk/tc/Resources-Centre/Publications.html
https://www.jcafc.hk/uploads/docs/JCAFC-Project-Evaluation-Report_final-1.pdf